中国经济周刊-经济网讯(记者 曹煦) 临近春节,李浩特别忙碌。作为易才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,他的时间几乎以分钟来规划。
但是他更愿意向媒体展示他的另一面身份,恩三慈善基金会创始人。“这是我自己的选择,我喜欢公益这个事情。”
几天前李浩刚刚以个人名义捐赠了1000万元,用于在中国的多座城市围绕“大同世界 安居乐业”打造多个公益基地,同时扶持公益人才,实施“百团计划”,搭建人才成长支持体系。
捐出1000万,在李浩看来只是给自己和基金会团队的一个信号和里程碑。“我是真刀真枪干公益这个事,我更多想的也是这事。”
这家成立于2013年2月,以自主运作和参与式资助为主要运作模式的非公募基金会,成立五年来成绩令人侧目。五年间,恩三发起并运作了“德华公益站”“天边的幼儿园”“嗖嗖公益”“地球村·云家人”“恩三智能童伴”“恩予社区服务中心”等产生广泛影响力的项目与行动,涉及教育、环保、健康、障碍者等多个慈善领域。
日前,恩三慈善基金会创始人、易才集团董事长李浩接受了记者采访,道出他们多年来坚持民间公益的心路历程,并分享了他们当前通过公益助推“精准脱贫”的故事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-经济网:恩三慈善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启动了 “绿叶工程”“白血病救助”“智能童伴”等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项目,能否举一个您感受最深的项目讲讲目前的发展现状?项目在执行落地过程中,还面临哪些制约?
李浩: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陪伴留守儿童的“智能童伴”计划,最早我到一线做公益走访的时候,走访了不少留守儿童的家庭,发现当时有一个小孩儿,我印象特别深刻,很聪明,学习也很好,但是陪他的是爷爷奶奶,父母都出去打工了。
我当时就在想,这么好的一个苗子,童年应该有非常好的成长陪伴,甚至教育的引导机制,然后我回来就开始研究关于留守儿童的解决方案,实际上现在国内留守儿童在硬件方面几乎都不缺,但是恰恰缺少有爱的陪伴,软性的东西。
关于陪伴,国内通常做法是社工妈妈,以及公益组织志愿者,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不停的换人,换了以后孩子的感受就很差,水平也层次不齐。另外一种情况是政府或公益组织雇佣专人,管理一帮孩子,但是那种很难经营到每个人,而且作为一份工作很难上升为一份使命感。
我就想如果做出这样一个计划,能够全程陪他,跟他互动交流,有些温度和感情的表达,同时也作为一个载体,能够帮助孩子链接父母、学校,监护人等,满足留守儿童的刚需。
在我做这件事时发现远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,有些父母不怎么关心孩子,出去打工一个月都不打个电话,这就是一个培育引导的过程。我们下一步会在长沙跟湖南省妇联合作,通过遍布全省各地的妇女组织起到小恩引导的支持和作用,便于项目落地。
还有一个体会是,中国儿童的陪伴必须要跟教育结合,孩子都要面临教育问题,如何跟教育相接轨、如果能很好地和智能化课堂接轨,这是对产品升级的一个新的需求。
几年的实践下来,我相信做这样的事首先符合大的社会需求,因此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正能量,正的资源,正的人能够在其间产生。比如我们现在做小恩,参与技术开发的人,做产品内容的,很多都是志愿者,包括一些大咖。包括我们跟湖南省妇联的合作:妇联正好做了儿童之家,有硬件缺软件,我们一去就一拍即合。
下一阶段我比较期待,小恩总部基地有了之后,围绕儿童的一是陪伴;二是安全,安全包括心理安全、人身安全;三是教育引导,能够在内容和产品上进一步升级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-经济网:作为民营企业家,这么多年您不断承担社会责任,最大的体会是什么?有没有一些认为体制机制上的障碍,阻碍民营企业去做公益?
李浩:这几年做公益一路走来,我不觉得自己是民营企业家,也没觉得一定是多大的担当,而是我自己的选择,我喜欢公益这个事情。另外几年来通过做公益我感觉到,这个时代正在变得越来越朝公益这个方向去走,政府现在也非常关注民生,包括现在越来越多的公益人士,有做企业的,有刚创业的,也有人是志愿者,越来越多的人去支持这个事,所以我感觉到的正能量越来越多,实践中我得到的都是支持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-经济网:中国政府提出2020年中国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。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围绕“扶贫”“帮扶”等主题做文章,您和易才集团如何看待“精准扶贫”?下一步有怎样的动作?
李浩:扶贫要根据企业所在的行业,和业务特点去做,如果我没有这个能力而去空喊口号,没有意义。
对于我们来说,比如说小恩其实就是教育脱贫,它可以让很多困境中的儿童接受好的教育。贫困家庭的儿童有了好的教育以后,才有脱贫的可能性。所以我们一直根据自己的业务模式特点,去做扶贫。目前来看,就业是我们一个关注的扶贫主题,教育脱贫是我们的实践特色。
比如说,我们下一步要做大学生就业培训和引导,如果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通过精准培训实现很好的就业,让他们能够挣到钱,有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,而他们是未来真正去解决财富问题的源泉,未来他一定会去反哺他的家乡,反哺他的家庭,不成为家庭的负担。
此外,根据我们的行业特点,我们也会关注比如贫困地区当地妇女的再就业问题,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在家,是因为没有就业机会,只能去外地打工。如果在本地有好的就业机会,本地脱贫,不是也很好吗。
还有一些具体的举措比如我的老家安徽的一些乡村有很多贫困户, 我们去给他做救助,运用社会资源与当地政府合作,比如大病医疗救助,这是对困境人群的一些具体帮扶措施,有效解决了“因病致贫”“因病返贫”这些当前脱贫攻坚中的主要现实问题。